2020世界计量日·计量精准战“疫”  助力复工复产

米制诞生150周年

2022-01-14来源:PTB 翻译:中国测试新闻中心

世界各地的人们时而会有歧义和纠纷,但在计量事物时会选择保持统一。今天,以“米”为单位测量距离,以“安培”为单位测量电流,以“千克”为单位测量质量对我们来说已经十分常见了。

这一项全球性的成就始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带来了许多改变,废除了一些旧事物,诞生了许多新事物,这也正是“米”和“千克”出现的时候。这两个单位帮助米制在全球取得了成功,并最终取代了完全混乱的厄尔(Ell,约为45英寸)和英尺、磅和大麦粒(Barleycorn,旧时长度单位,相当于1/3英寸)。

这一统一计量体系的概念(“Àtous les temps, à tous les peuples”“在所有时代,同所有民族”)仍然花了约四分之三个世纪才最终确立。在最初签署《米制公约》的17个国家承诺在国际协调的基础上采用米制的3年前,德国就已引入了米制。1872年1月1日,《德意志帝国度量衡条例》生效并确立了使用米和千克来取代以前使用的单位,其中一些单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在这张世界地图中,所有用颜色标记出来的国家都在其计量系统中使用米制单位。

引入一种全世界都可以接受的统一的计量系统与其说是一项科学成就,不如说是一项政治成就。

以前的单位制反映了该地区的权力平衡(正如各种长度单位所展示的那样),米制则因为被普遍接受而赢得了人们的支持。该计量系统的基本单位“米”,与任何一把尺子的长度都无关,而是与地球有关。这一点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就已经确立了。当时两位天文学家完成了测量地球周长的艰巨任务。经过多年对穿越巴黎市的子午线部分(即巴塞罗那和敦刻尔克之间的距离)进行三角测量后,他们最终以当时法国的通用单位“ligne”展示了他们的结果。由于通过天文测量方法测量纬度线的整个长度相对容易,因此可以根据多年的测量经验来推算出地球的总周长。

一个全新的长度单位由此衍生而来:米——它被定义为以这种方式测量的地球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

属于全世界的“一米”:米制公约的每个成员国都拥有一个米原器副本。图中展示的为23号副本,在1960年之前被用作德国的国家计量副本。

米”不仅是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也是米制和1875年签订的《米制公约》的命名来源。《米制公约》的首批签署国包括德国和巴伐利亚(巴伐利亚当时还是一个君主制国家)。继《米制公约》之后,成员国陆续开始设立国家计量机构,负责在各国推行米制。第一个成立的国家计量机构是1887年在柏林成立的国家物理技术研究院(PTR),也是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前身,它是当今世界第二大计量机构,在国际计量领域中拥有重要地位。

米制公约组织现有100多个成员国和准成员国。所有成员国都有一个共同的计量语言——国际单位制(SI),其基本单位是米、千克和秒等。在过去的60年里,国际单位制中新加了其他基本单位,以创建适用于全世界的单位制。这些单位是安培(用于电流)、开尔文(用于热力学温度)、坎德拉(用于发光强度)和摩尔(用于物质的量)。

这一单位制已经在科学界完全建立起来,也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但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还有美国,尚未将使用国际单位制纳入国家法律,并且仍在使用传统的英制单位磅、英里和华氏度等,这一直是这项国际统一运动的奇闻之一。但统一计量的希望并没有消失,且如美国计量学家告诉我们的那样,“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国际单位制系统。”

 

(注:文中米制亦称“公制”“米突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