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Magazine Introduction
《中国测试》创刊于1975年,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主管,于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5124,国内统一刊号:CN51-1714/TB) ,已连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2014、2017、2020年版,并于2021年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在全球计量与标准化学科期刊中位列Q3区)、仪器仪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是计量测试领域唯一综合性中文核心期刊,也是计量测试领域唯一国字号中文核心期刊,在我国测试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并在计量学类核心期刊综合指标排名位居前列。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是专业从事测试技术和技术标准研究的国家专门技术机构,其建立和保存了40项重要物理量的国家量值基准装置,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认可和授权开展的测试项目和参数达到近4000多个,是目前我国测试技术涉及专业领域最宽、参数最多、测试精度最高的专业测试机构。
《中国测试》期刊由中国工程院高洁院士担任总编,于起峰、毛二可、李乐民、叶声华、张锡祥、姚建铨、张钟华、姜文汉等10多位院士及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机构100余家知名专家、教授担任特邀编委及编委,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C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版)》(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多家权威机构所收录。学术交流范围覆盖工业、农业、国防、贸易、医学、交通、航天、建筑等各行各业的重要测试技术和技术标准。学科涉及长度、力学、电磁学、光学、化学、声学、温度、辐射、流量、生物、无线电、时间频率、信息技术等众多学科测试领域。现设有栏目: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仪器、测控技术、性能测试等。
办刊宗旨:以测试方法与技术标准研究为主导,以测试技术应用交流为重点,追踪测试领域学科发展前沿,阐释测试理论、测试方法及技术标准研究之精髓,在全方位展示测试技术学术特色和水平基础上,打造国内一流专业学术期刊。
期刊发行面和赠阅面覆盖全国各省、市计量测试技术机构,质检机构,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各大集团公司和股份企业,各校准实验室以及nist(美 国)、ptb(德国)、npl(英国)等十多个国际权威计量测试机构,涉及石油、化工、钢铁、机械、仪器仪表、航空、船舶、交通、电子、通讯、医药、食品、环保、计量测试、检验检疫等行业。此外,为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资源优势,加强测试技术的学术交流与信息互动,推动高层次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增强测试领域内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三者间的联谊与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双赢的目的,《中国测试》期刊在主管部门和业内同行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测试》理事会。理事会不定期组织成员单位举办各类对话沟通、行业研讨会、新技术新产品展示等活动,为测试行业搭建起一个立体的宣传窗口和交流平台。
期刊先后与中国知网、我要仪器、 QC检测仪器网、工控世界网、 中国测控网、 中国流览网、 仪器信息网、 中国军工网、 中国化工仪器网 、中国传感器、 四川军工网等多家媒体/网站建立了合作关系,只要点击上述网站,便可看到《中国测试》相关信息与内容。国内外从事测试理论研究及测试技术应用的科技工作者 是该期刊忠实的读者。
《中国测试》信息和投稿方式:
主管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国测试杂志社
社 长:叶善蓉
总 编:高洁
主 编:杨杰斌
地 址: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10号 邮编:610021
联系电话:028-84404872(编辑部) 028-84404108(市场部) 028-84403600(新闻中心)
投稿网址:http://www.chinamt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124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714/TB
邮发代号:62-260
出版周期:月刊
零售价:100元/期,全年12期
欢迎订阅、欢迎赐稿、欢迎发布广告。
期刊性质
Nature of the journal
关于期刊性质、荣誉的简介
1、中文核心期刊(2011):
指由北大图书馆以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其它数据库的影响因子、被引情况基金论文比等计量指标综合评选出来的核心期刊,又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中文核心期刊曾是四年评选一次,2011年后改为3年一评,但评选周期长,不能反映期刊近两年的综合情况
2、科技核心期刊
指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万方数据库为刊源评选出来的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 核心期刊”,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评选一次。
3、双高期刊、双百期刊、双奖期刊、双高期刊:
新闻出版总署从新世纪的第一年起,调动全国期刊界的智慧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中国期刊方阵”,推动我国期刊出版事业的发展,并为此制订了《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工作方案》。“中国期刊方阵”的基本框架分为4个层面,形成宝塔形结构。
第一个层面为“双效”期刊(含军队双效期刊)。以全国现有8135种期刊为基数,按10%-15%的比例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1000余种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通过各省(区、市)和中央部委评比推荐产生。
第二个层面为“双百”期刊。即通过每两年一届评比产生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每届进入全国“双百”重点期刊数量控制在200种左右。
第三个层面为“双奖”期刊(含军队双奖期刊)。是全国“双百”重点期刊基础上评选出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
第四个层面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左右。
4、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指原国家科委与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于1992年表彰、奖励的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5、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指原国家科委与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于1997年3月表彰、奖励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其中获一等奖的60种,获二等奖的119种,获三等奖238种。
6、首届国家期刊奖:
指新闻出版总署在2000年1月新闻出版局长会议期间隆重举行的国家期刊奖评选,是我国期刊界最高奖项。首届国家期刊奖标志着继压缩数量和整合结构这两大阶段之后,中国期刊业的战略调整正雄心勃勃地跃进创造品牌的新时代。至此,以8000余种期刊为底、重点期刊为腰、获国家期刊奖的优秀期刊为顶、大型品牌期刊为尖的中国期刊业“金字塔”雏形初具。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刊林里的一些佼佼者已在向经营品牌轨道转换的进程中先人一步,成绩可观。
7、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指新闻出版总署2004年举办的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的奖项,是我国期刊界最高奖项。最终评出获本届国家期刊奖的期刊60种,国家期刊奖提名奖100种,百种重点期刊197种。这些获奖期刊,是我国9000余种期刊的优秀代表,反映了我国期刊业近年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促进繁荣发展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8、百种重点期刊:
指由新闻出版总署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其中的一项评选内容。
9、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指由新闻出版总署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其中的一项评选内容。
10、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自1999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简称《CAJ-CD规范》),并在光盘版入编期刊中贯彻实施以来,我国的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为了总结经验,交流成果,表彰优秀期刊,进一步促进《CAJ-CD规范》的推广与执行,使之上升为行业标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成立了《CAJ-CD规范》执行评优组织指导委员会,并在2000年秋开展了首届评优活动。该活动得到了中宣部出版局、新闻出版署和期刊界的大力支持,全国有近3 000种期刊申报参评。2000年12月24日,评选结果揭晓,19种期刊获得优秀奖。
核心期刊之异同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re journals
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之异同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统计源期刊表是国内作者发表论文应用最广的选刊标准,它们都是经过一定的选刊原则筛选出的高质量的期刊目录,也是科研院所进行学术成果评价时最常利用的参考工具。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本文以2004年版《报告》与《总览》为依据,以其中的生物医学类期刊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
1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
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照其登载相关论文数量的减序排列时,可以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区,位于核心区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广义的统计源期刊是指被各类检索系统、数据库等收录而作为其文献统计来源的期刊。
《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同时结合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总览》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下文所说统计源期刊即指此目录。
2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相同点
2.1 理论依据相同两者都以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与布拉德福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因此可以认为都是经过严格的文献计量学标准而获得的核心期刊。
2.2 均采用多指标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2004年版《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7 个评价指标组成。2004《统计源期刊》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期刊引用计量指标与来源期刊计量指标两部分共15项指标。
2.3 两者研究成果均不能作为金标准使用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都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由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局限性、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统计方法的不全面性,都会使评价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其研究结果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密,因此两者只能起参考工具作用,不能作为检验期刊质量的"金标准",过分夸大其作用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3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3.1 编辑出版单位不同《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属于民间性质;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息研究所完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质。
3.2 学科分类原则不同两者都采用分学科统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方法。学科划分对期刊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划分过细,小学科的一般性期刊就会进入核心区。《总览》基本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划分学科,同时考虑学科期刊的数量、期刊性质等多种因素,共设学科类目74个。《统计源期刊》则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的学科分类原则,同时考虑综合性期刊情况及各学科期刊数量与学科性质差异,增设了综合类和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管理学类,对农业学科及医药卫生类学科作了进一步细分,共设55个学科类目。
3.3 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涉及期刊1.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数量的2%,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
《统计源期刊》来源期刊的选择综合参考了国外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的情况及国内已有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国内大型检索工具、各学会学报及其重要期刊等各种期刊表,并征询了专家意见,每年根据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情况等因素对来源期刊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期刊入选原则是:①期刊文献的同行评审;②期刊文献计量指标;③期刊的社会和学科影响;④期刊文献是否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⑤照顾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⑥适当的地区性考虑;⑦在国际和国内的显示度。《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类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
3.4 评价指标体系不同《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共选聘1871位评审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小,虽然经过一定的同行评审,但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研究结果的客观性。2004年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两部分共15项指标:①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通过来源文献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该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
3.5 收录期刊数量《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两者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之比较,见表1,属于《总览》核心期刊而非统计源期刊者,见表2。表1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比较学科类目名称《统计源期刊》(略)
3.6 出版周期不同《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2.5年,反映期刊变化不够及时。《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
3.7 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同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表,较好解决了综合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
《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一定考虑,并适当、《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能入选统计源期刊。
4 注意合理使用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术期刊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从而成为国内目前比较公认的期刊评价工具。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只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没有完全绝对的量化指标,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可以作为读者投稿的参考工具,但如果作为衡量论文水平的绝对标准来用,就可能发生谬误。从个体角度看,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而发表在非核心期刊、非统计源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应该根据评价项目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价论文本身学术价值。因此,使用两种期刊表时应避免因片面夸大其作用而带来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