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据悉,这项研究刷新了目前地表量子态传输的纪录,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又迈进一步。构建量子通信网络需要解决远距离量子态传输问题。量子态可通过测量然后再重构的方式完成远距离的传输。理论上传输距离可以无穷...
去年9月,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宣布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该技术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不需要大面积种地、施肥和农作物加工,原料只需二氧化碳,氢气和电,就能生成淀粉。据新华网报道,日前,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该科研成果由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张卉】编者的话: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匮乏……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危机均源于能源问题,而寻找一种清洁、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也成为全球科学界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参照太阳的核聚变反应,各国科学家从上世纪起开始探索如何利用地球上储量极其丰富的氘制造出“人造太阳”,为人类提供永续的清洁能源。在这一进程中,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有“东方超环”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